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新闻详情

中国知名高中的核心竞争力

2018-02-28 10:58

作者:外教中国


     和中国高考体系跨省市区的频繁交流相比,中国各地的国际教育体系却是比较封闭,学校之间跨区域相互沟通并不多。也就是说,面向全球的国际教育照理应该更加开放,学校之间互动交流应该更加频繁,但在中国反而是同门相防,是个挺有意思也挺怪异的现象。

     这跟竞争机制有关。中国大学的招生是按照省市区来划分指标,那么跨省市区之间的高中名校则不存在竞争关系,大家愿意相互拿出家底来交流。而国际教育,则面对的是全国名校乃至全世界名校之间的竞争,这个时候,上海中学和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则是相互的竞争对手。

     为此,我在拜访和接触中国各地名校的时候,经常会被问到其他学校在国际教育上有什么样好的做法,介绍参考和借鉴一下。中国各地名校在国际教育上到底有什么样的竞争优势和特点。

     我在调研了中国上百所最为知名的学校后得出个结论,但凡国际教育做得不好的学校,原因往往是共同的。而国际教育做得好的学校,原因反倒是各有不同。

       谈到这个话题,大家可能会有第一反应,即名校的生源质量好,所以最终申请结果好。生源好,确实是名校办得好的重要基础,但不是唯一因素。因为中国各地均有一些能够吸纳到当地最好生源的学校,但中国大陆最强国际高中TOP50的学校却是集中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南京等地,这充分说明生源质量好并不是名校强的决定性因素。

       国际学校学生最终有好的大学申请结果,学校资源、学生努力、家长支持缺一不可。在这三驾马车上,北京和上海在学校资源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,深圳的学生个人素质表现明显,南京的留学情况,则是家长表现更为突出。

      北京和上海的学校有点类似,均是学生申请美国名校本科offer的情况在国内遥遥领先,而这些学校以及学生普遍低调,不张扬。常可听到一种说法,北京或者上海的家长具有特殊资源,导致其子女在申请美国名校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。

      比如最为典型的是,哈佛大学在中国的录取很受关注,每年会从北京、上海这些大城市录取学生。而有说法是,哈佛之所以会比较多录取北京、上海两地的学生,是因为有些学生有美国身份,导致其在申请上占优势。但事实上,哈佛大学在录取中国学生的时候是按照区域而非身份来划分指标。这种怪论往往出自一些留学中介服务商,有推脱责任之嫌。

      我调研了北京、上海这些名校后,感觉有特殊资源的说法完全经不起推敲。不排除有极其个别的学生有特殊资源的可能性,但这无法解释北京、上海学生为何会持续性地较多地拿到世界名校offer。

      我的判断是,成熟的教育理念,优质的外部资源,诸多的成功经验,外加优秀的生源,这些才是北京、上海名校脱颖而出的核心竞争力。

      北京、上海的学校,学生普遍低调,不喜张扬。这跟当地的环境有关。培养出一个能够拿到世界名校offer孩子的家庭,父母往往受到了良好的高等教育,北京的此类家长多集中在政府部门,上海的多集中在专业领域。这些精英家庭原本就低调,不张扬。为此,这些家庭的子女拿到世界名校offer后,低调则在情理之中。

      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,北京、上海名校强在学校本身。突出表现在师资上,像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师资超强,自编教材,老师是多面手,数学老师具备教哲学的水平。而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则在竞赛辅导上超强,学生拿高质量的学术赛事奖牌拿到手软。

      北京、上海的名校有个特点,即大学的附属中学比较多,如北京有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、人大附中、北大附中等,上海除上海中学外,四大名校加上一个神仙学校均是大学附中。

      大学附中因受双重管理,运作机制比较灵活。同时,大学附中具备大学师资资源,甚至有的校长本身便是大学里的教授。由于可以调动大学资源,这些学校往往在教材和师资力量上超强。像北大附中道尔顿学院所自编的《中国国文》教材,可借助到北大的资源。为此,道尔顿学院能够成为北大附中课程改革的试验田,学生可选修上百门课程。

      我到北大附中道尔顿学院调研后,感觉这更像是一所大学而非中学,这样强劲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,其竞争力自然超强。

      和北京、上海的名校相比,以深圳中学为代表的深圳区域名校,其突出表现的地方在学生本身。深圳中学这所学校倡导学生发挥主动性,无论是在学业本身,还是社会活动上,由学生自己主导来完成。

      一方面这跟学校教育理念有关,另一方面深圳是个商界精英云集的城市。这些商界精英往往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,但普遍事业繁忙,在子女教育上更容易放手。

      为此,深圳的学生有个特点,即不喜欢虚的东西,更加注重内涵。去年,我在深圳中学跟一位拿到藤校offer的学生做了交流,这位同学并没有高大上的活动,但很注重内涵,是个很有想法的学生。

      而南京外国语学校申请结果优秀,我分析下来,则是强在家长身上。中国有个有意思的现象,凡是一个地区有一所或者几所名校,其择校竞争往往会前置。如外界一直在说上海的高考考大学容易,但事实上上海的择校竞争早就延展到小学甚至幼儿园阶段。上海朋友咨询我最多的是如何选择一所好的小学或者初中。

      南京外国语学校在南京独树一帜,无论是想出国还是上中国国内大学,这所学校均是有好的出路。为进这所当地名校,南京形成了独特的“南外冲刺班”。因南外的高中部主要是从自己的初中部选拔学生,而要进南外的初中部,则需要进一所好的小学,导致竞争前置。南外很多学生在初三的托福成绩便能够超过100分。其背后是家长在主导和支持。

      由于南京家长给予了足够的重视,导致南京的留学形成了一个蛮特殊的现象,即家长的话语权很大,大家抱团取暖,经验相互传承。

      当然,这里讲这四个地方分别在学校、学生、家长上有比较独特的优势,并不是说他们在其他方面不行,只是其在某一个方面的表现更加明显和突出。

      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南京四地的国际教育情况不错,而在区域内部则也显示出很大的差异性,比如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和人大附中ICC的课程设置则完全不同,但两校的申请结果都相当优秀。这充分说明,国际教育在中国有多种实现路径,完全可以根据不同区域、不同学校的特点因地制宜,摸索出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。

      转自:FT中文网